北部湾海洋生态环境广西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放课题申报指南
作者:88805tccn新蒲京 编辑:88805tccn新蒲京 来源:88805tccn新蒲京 时间:2023-12-15 点击数:
为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学术氛围,吸引、凝聚国内外优秀学者,共同研究、联合攻关,促进高水平成果产出,北部湾海洋生态环境广西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北部湾站”)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广西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管理办法》(桂科政字〔2020〕106号)和《北部湾海洋生态环境广西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放课题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北部湾站实际,现发布2023年度开放课题申请指南,具体要求如下。
一、2023年重点资助方向
北部湾站主要从事后发展湾区陆源污染对河口海湾生态环境的影响效应及陆海统筹协同管控、亚热带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对人类活动的生态响应及保护修复评估、跨境海洋污染与跨境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三个方向的基础及应用研究。2023年北部湾站开放课题重点资助以下方向:
基于陆海统筹的氮磷循环机制及来源解析研究;
平陆运河建设对钦州湾海洋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北部湾典型海洋生态系统营养动力学研究;
海水中新型污染物原位富集与采样监测技术研发;
北部湾生物多样性及群落构建机制研究;
北部湾典型生态系统时空演变格局研究。
二、申请条件
单位或科研院所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博士学位的国内、外从事海洋生态环境等相关学科专业的研究人员均可申请,申请者应得到所在单位或部门的同意,原则上不接受国内自然人申请。
三、申请程序
1. 申请人如实填写《北部湾海洋生态环境广西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放课题申请书》(见附件1),电子版发送至联系人邮箱。纸质版一式三份,经所在单位主管领导同意并加盖单位公章,于2024年1月15日前报送北部湾站,逾期不予受理。
2. 北部湾站组织有关专家评审,将于2024年2月27日前公布资助结果。
3. 获资助课题须与北部湾站签署项目合同书,并按照合同书规定,在北部湾站的监督下开展工作。
四、申请须知
1. 2023年开放课题资助额度每项3万元,项目实施周期为2年,具体资助额度、资助项目数视申报项目质量确定,原则上不超过5项;
2. 课题经费使用及管理严格执行科技部、财政部的有关规定,开支范围一般包括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差旅费、会议费、出版文献信息知识产权事务费、专家咨询费、劳务费(无工资性收入的相关人员劳务费)。课题立项后,由北部湾站一次性拨付课题经费。
3. 原则上课题组成员需要有1名以上北部湾站固定人员参与。
4. 考核指标中应至少包含发表1篇T3以上的期刊论文。
5. 开放课题的研究成果归北部湾站及申请人所在单位共享。发表论文时,应将北部湾站列为前二完成单位(中文标注:北部湾海洋生态环境广西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英文标注:Beibu Gulf Marin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ield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Station of Guangxi),同时须对项目资助进行标注(本研究受北部湾海洋生态环境广西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放课题资助,No. *****;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Opening Fund of Beibu Gulf Marin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ield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Station of Guangxi under Grant No. *****)。未按规定标注的研究成果,不得作为项目资助的成果参与项目结题验收。
6. 以上未尽事宜,按照《北部湾海洋生态环境广西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放课题管理办法》解释和执行。
五、联系我们
联系人:钟炜萍
电 话:0779-6806806
Email:bbwywz@163.com
北部湾海洋生态环境广西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2023年12月15日